Open in app

Sign In

Write

Sign In

鄭斐凡 Ian Zheng | UX & Product Design
鄭斐凡 Ian Zheng | UX & Product Design

594 Followers

Home

About

Published in

Unblog 設計時代

·Pinned

UX設計師的自白 — 在開始設計之前,我不再做研究了

前陣子看到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的新聞,我不禁莞爾一笑。整理大師竟然也向現實低頭了,承認在有三個小孩之後家裡變得雜亂不堪。 Marie Kondo's life is messier now - and she's fine with it In the chill of January, we often examine how we are living. And right now, many of us are revisiting the tidying…www.washingtonpost.com 她說她還是遵守著相同的原則,尋找生活中讓人產生「喜悅的火花」的事物,而這代表如果整理不是其中之一,那麽放棄整理也無妨。 這讓我想到設計研究相對於我而言,也經歷了相似的轉變。 想法的改變 曾經我會嚴格地在每個專案中貫徹自己定義的一套設計步驟,而數據洞察與研究是這套工作流程的重中之重。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時總會有不同的發現,而這些發現會指引我找到合適的設計方向。

UX

7 min read

UX設計師的自白 — 在開始設計之前,我不再做研究了
UX設計師的自白 — 在開始設計之前,我不再做研究了
UX

7 min read


Published in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Pinned

為什麼我建議 UX/產品設計師學習寫程式?

3 個我認為學習寫程式會讓設計師們受益匪淺的原因 — 我一直想要寫這篇文章。 一方面因為我認為在設計的路上 coding 真的讓我受益匪淺,另一方面是學 coding 直接導致我架了自己的網站,然後跌跌撞撞踏上設計這條路。 這篇文章是一篇心得統整 — 以 UX/產品設計師的角度,分享寫程式為我帶來了哪些好處。我主要整理了三點:設計效率、更多接觸不同東西的機會以及溝通能力。 先強調一下,我認為會寫程式不是產品設計師「應該」要有的技能之一。但我想無論將來你想走管理職、IC或當Freelancer,會寫程式都能大大地幫到你。 設計效率 我是個好奇心很強的人。這體現在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在我的工作之中。 每次在設計開始前,我都會盡可能去了解我所設計的東西背後各個系統之間如何溝通、交換資料,這讓我感覺很安心。 但這也對工作有非常實際的幫助。因為我可以從這些流程與資料裡推敲出我的設計應該要涵蓋哪些設計狀態,需要處理哪些特殊狀況。

Development

6 min read

為什麼我建議 UX/產品設計師學習寫程式?
為什麼我建議 UX/產品設計師學習寫程式?
Development

6 min read


Dec 19, 2021

Can you send me your source?
2

Tess Gadd

Thanks for responding!

Thanks for responding! I just checked the guideline from Material, here it says "Text labels need to be distinct from other elements. If the text label isn’t fully capitalized, it should use a different color, style, or layout from other text." https://material.io/components/buttons#text-button Also I noticed that the link you provided…

1 min read

1 min read


Nov 27, 2021

The Era of Design Systems Is Gone
1.8K
18

Onchky

Great article. Valuable insights on the matter of design management and very practical.

Great article. Valuable insights on the matter of design management and very practical. I myself tried to build design system three times in 2 different teams and the results were all a mixture of success and failure. A design system is difficult to build and nearly impossible to maintain properly especially when you are dealing with complex customer facing products in a company with multiple stakeholders.

1 min read

1 min read


Oct 9, 2021

設計師的真實痛點:如何與產品經理協作?告訴你 3 個技巧和 5 大期待
330
1

BOBO Zhan

特別想討論一下「對設計師需求愈來愈高,甚至沒有產品經理」的這個趨勢。

特別想討論一下「對設計師需求愈來愈高,甚至沒有產品經理」的這個趨勢。 我前幾週也看到一篇文章在討論這個問題,好像是個印度的產品設計師。他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發現自己身邊的很多設計師的職責範圍也跨到產品經理的部分了。 我現在的工作模式也是沒有產品經理,設計師負責全部的東西。 我自己感覺雖然這樣需要負責的事情多了,但似乎更合理一些,因為設計師才有最大的誘因與足夠的能力去產出一個好的產品。 我想如果公司的產品本身不需要太多對於市場的理解,也沒有太多資源分配的問題的話,也許真的不用產品經理帶領產品團隊,只需要設計經理統管設計師,然後顧更多設計師、研究員去負責更細的產品Feature就好。不知道這會不會變成一個趨勢呢。

1 min read

1 min read


Published in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Oct 9, 2021

產品指標手把手教學 — 用 Google HEART有效地衡量產品UX表現

手把手教你如何利用 Google HEART 指標體系去制定你的產品指標 — 制定產品指標 (Product Metrics) 可以幫助產品經理與 UX 設計師釐清產品的問題並衡量產品設計、UX設計的成效。這些數值化的指標可以方便我們比較、分析、設定目標,也就更容易做出正確的決策。 本文會介紹 Google 的 HEART 指標體系,並以實際案例手把手地演練一次如何使用。讓你可以有效地透過數據分析與觀察指標,設計出更好的產品。 本文的大綱如下 …

Design

8 min read

產品指標手把手教學 — 用 Google HEART有效地衡量產品UX表現
產品指標手把手教學 — 用 Google HEART有效地衡量產品UX表現
Design

8 min read


Published in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Sep 27, 2021

NPS (淨推薦值) 的計算方式與如何使用

介紹 NPS 是什麼、計算方法以及如何解讀。 — NPS (Net Promoter Score, 中文譯淨推薦值、淨推薦分數、淨推薦指數) 是一種常用的態度指標,常用於產品管理與品牌管理,主要用來衡量產品/公司/品牌的顧客忠誠度。 如果你是產品經理、品牌經理、產品設計師或UX設計師,那了解 NPS 會對你的工作很有幫助。 NPS 是什麼? NPS 發明於 2001 年,在 2002 於哈佛商業評論撰文之後開始享有名氣。 The One Number You Need to Grow The Idea in Brief Many companies-striving for unprecedented growth by cultivating intensely loyal customers-invest lots…hbr.org 它起初主要被用在市場調查,但因為它兼具多項優點(請見下文)所以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許多著名的公司也都是它的愛用者, 如Facebook、Lego、Microsoft、Sony 都曾經或是正在使用它 …

Nps

6 min read

NPS (淨推薦值) 的計算方式與如何使用
NPS (淨推薦值) 的計算方式與如何使用
Nps

6 min read


Published in

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

·Sep 4, 2021

為什麼你應該(幾乎總是)把網站 Logo 放在左上角?

你有發現網站的Logo幾乎都在左上角嗎? 如果我告訴你,台灣訪問量前十的網站Logo *全部* 都放在左上角你是否會嚇一跳呢? 下圖是 2021年7月台灣瀏覽量排名。在這十個網站之中,Logo 無一例外地都放在左上角。

UX Design

5 min read

為什麼你應該(幾乎總是)把網站 Logo 放在左上角?
為什麼你應該(幾乎總是)把網站 Logo 放在左上角?
UX Design

5 min read


Aug 24, 2021

18 個你(可能也許應該)需要知道的辦公室英文縮寫

你的同事們喜歡中英夾雜嗎?如果是的話,你可能也收過像是下面的這種讓人一頭霧水的 e-mail: “BTW, EOD 前寄 MoM. 記得 CC MKT 的 POC, BR ❤❤❤” 這些密密麻麻英文縮寫是否會嚇到你呢? 本文蒐集了 18 個在工作環境中常碰到的英文縮寫,讓沒有在英語環境工作過、或平時不常使用e-mail溝通的人,可以更輕鬆面對這種狀況。 而且時 …

Business

4 min read

18 個你(可能也許應該)需要知道的辦公室英文縮寫
18 個你(可能也許應該)需要知道的辦公室英文縮寫
Business

4 min read


Aug 16, 2021

Frame vs Groups — Why one of them can break your designs beyond repair
479
2

Kevin Auyeung

Hi there, thanks for the nice article!

Hi there, thanks for the nice article! However I think group has its place to stay. It allows more intuitive control over the elements, for example,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dragging an element out of the frame it belongs to. Also it is a pain in the ass when there's frames in frames in frames. Besides, personally I think the resizing issue you mentioned is over-rated because we would have dedicated frames/variations for different width to demonstrate the behavior.

1 min read

1 min read

鄭斐凡 Ian Zheng | UX & Product Design

鄭斐凡 Ian Zheng | UX & Product Design

594 Followers

UX Supervisor @ EyeBuyDirect, SH China. Follow me on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feifan.design/

Following
  • Peter Su

    Peter Su

  • umair haque

    umair haque

  • Muzli

    Muzli

  • Huli

    Huli

  • Elsa Ho

    Elsa Ho

See all (103)

Help

Status

Writers

Blog

Careers

Privacy

Terms

About

Text to speech

T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