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團隊必讀] 身處「功能工廠」而不自知嗎?功能工廠的 12 項特徵

功能工廠會讓人無法累積作品、無法學到新知,甚至喪失工作的熱情。快看看自己的團隊中了幾個特徵。

From Original Post of 12 Signs You’re Working in a Feature Factory

本文翻譯自 John Culter 的 ”12 Signs You’re Working in a Feature Factory“。

「功能工廠」描述一個產品團隊像無頭蒼蠅一樣一昧打造新功能,不顧長期目標與產品策略,最後不僅一事無成,還累垮團隊的奇異現象。

功能工廠非常糟糕,不管你是工程師、產品經理、設計師或是研究員,一個流於功能工廠狀態的團隊都對你有害。

儘管聽來獵奇,但在軟體、網路相關產業工作幾年之後,我發現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因此翻譯這篇文章讓大家可以進行自我診斷。

注:為求文意通暢,譯者在不影響主旨的前提下,對於本文進行了修飾性的增刪。

以下正文開始:

(這篇文章寫在2016年,我最近在2019年寫了另一篇關於從那之後學到的事情的文章

過去兩年裡,我曾在許多研討會上使用過「功能工廠」這個詞。我之所以開始使用這個詞彙,是因為一個軟體工程師朋友有一次向我抱怨,他「就只是坐在工廠裡,捶打出一個一個功能,然後放上生產線出貨了事」。

要如何知道自己正在功能工廠裡面工作呢?

1. 不衡量成果

開發團隊並不衡量他們的工作成果。或者,就算衡量了也是產品團隊關起門來自己進行,並且只跟特定的人分享。工程師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有用或沒有。

2. 頻繁改組的團隊與項目

團隊並不關注長期的目標與計畫,只處理功能與項目的小型事項,並且長期處在身兼多職、過度負荷的狀態。

3. 功能「上線」時上演「成功劇場

(譯者按:「成功劇場」指專注在成功的表象,而非更加努力去迎來真實的成功,或檢討不足。可見作者的另一篇文章)上線時大舉慶祝,但不去討論實踐過程中的缺陷與對新功能對產品的潛在負面影響。你可以輕易的從一個組織慶祝什麼看出這個組織真實的樣貌。

4. 功能與專案很少失敗(至少很少「被承認」失敗)

衡量成功的主要因子不是實際成效,而是上線的功能數量。上線的功能鮮少因為數據與指標而被棄用。通常團隊缺少能夠承認錯誤的安全感。

5. 與關鍵指標沒有共鳴

團隊幾乎不討論客戶或是商業上的理想成果。團隊無法將自己的工作產出與客戶滿意度或是商業成果連結起來。每次產品迭代都無法和產品的核心價值、戰略目標產生連結。

6. 產品經理並不復盤

產品經理並不會定期執行項目回顧、檢驗他們的決策品質,他們並不衡量功能的預期成果與實際成果的差距。工程師們的產出都需要經過測試,但產品經理的並不需要。產品經理錯誤的只把他們工作的「速度」以及「產出量」作為衡量自己工作的關鍵指標。

7. 死板的迭代計畫

嚴格的規定團隊需要遵守敲定的功能開發順序,但從不檢討開發順序的制定是不是正確的。迭代計畫只為了滿足內部的項目計畫,照表操課只為了讓各相關單位感到「一切都在軌道上」。過度關心一切按照計畫來,不留任何調整的餘地,就算數據顯示功能優先順序需要調整也一樣。產品路線圖只顯示一長串的功能清單,而不是在每個階段,產品的核心目標與成果是什麼。

8. 沒有調整、沒有優化

只要工作「完成」了,團隊就立刻著手開始進行下一個「項目」,完全不留時間去依據數據,對功能進行迭代優化。

9. 扭曲的「交付」文化

開發團隊並不直接參與到需求的研究、問題探索、實驗與驗證。只要功能上線了,開發團隊就與後續的支持部門、客戶經理、銷售部門風馬牛不相干。

10. 臃腫肥大的需求

公司對於大型的產品需求不進行分階段的測試,所以需求就以臃腫肥大的姿態一次性的交付到開發團隊。你可能還是以「衝刺」為單位來工作(對對對我們是「敏捷團隊」),但因為需求過大,因此你會發現幾次衝刺之後,還是沒有新的功能上線。(編者按:敏捷開發的單次衝刺通常以兩週為單位,以穩定、小量為原則進行產品迭代。)

11. 追逐短期的獲利

為了眼下的生意而開發功能。雖然這無可厚非,但這樣做的經濟收益常常微薄不堪(如果有收益的話),而且還會為產品的複雜度帶來飛躍性的增長。公司可能因此達到了季度目標,但卻需要花好幾倍的時間去償還技術債。這樣的行為再一次印證了功能的數目是團隊的成功衡量單位、產品決策缺乏充分的成本效益考量。

12. 追逐閃閃發光的東西

系統重構、解決技術債是不會被看見或重視的,對於提高工作效率的努力也沒有人管。就像之前所提到的,團隊衡量成功的指標是產出的功能數目。相對於閃閃發光的新功能,產品或是系統健康根本沒有人在意。除此之外,團隊也不會注意到新功能對於現有產品的可用性、系統複雜性、延展性的負面影響。

我還寫了以下的文章,量詳細解釋這個問題,看一下吧:

--

--